河洛总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洛文化研究 > 河洛总论

八斗七步赋洛神

八斗七步赋洛神 司全胜     

所谓“八斗”,是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形容某个人天赋出众、才华极高。这个成语出自谢灵运称赞曹植的一段话里。当时,谢灵运这样说:“天下的才能总共只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一个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的其他文人共分一斗。”据历史所载,谢灵运本来也是个出名的恃才傲物之人,他能这样称赞曹植,可见曹植的才华确实非同一般。
     所谓“七步”,是指“七步诗”这个典故,形容某个人文思敏捷、才气过人。这个典故的产生也与曹植有关。因为在争夺王位时对曹植产生的嫉恨,魏文帝曹丕总想找个机会除掉他的弟弟曹植。曹操去世后,曹植没有回来奔丧,并把曹丕派去向他问罪的使臣,乱棒打出。曹丕大怒,立即派人把曹植抓来,并限令他在七步之内必须作诗一首,写得出就免曹植一死,写不出就处死。曹植听后,应声立就,完成了那首千古流传的《七步诗》。可见,曹植的确才思敏捷。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江河湖泊都有神类居住管理。譬如:四海中的龙王兄弟们。洛河,在华夏文化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自然也有丰富的传说。据说,掌管洛河水印的“洛神”,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后来不小心落入洛河中溺水而死,被天帝封为洛河的女神。此后,在洛河两岸就一直流传着众多有关洛神的美丽传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洛神的传说,范围很有限,远不及现在流传的范围广。真正让洛神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真正让有关洛神的故事传得更远,是从曹植的《洛神赋》开始的。
     《洛神赋》是曹植在辞赋创作方面的代表作,产生于曹植人生最为困顿颠踬之际,但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颠峰时期。当时,曹植在精神上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先有曹丕拒见之事,后有胞兄任城王曹彰暴薨之事,都使他身受震惊,哀凄悲怨之情整天在折磨着他。在曹植回封地时,途径洛水,想到洛神,触景生情,又联想到战国时楚国人宋玉曾随楚襄王游云梦泽,见高唐云气而作《高唐赋》、《神女赋》,于是,曹植仿其内容、体例而作《洛神赋》。前人有的认为这是曹植感念甄后而作,但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根据当时曹植怀才不遇、骨肉不亲、不被信任的处境,此赋应为假托洛神思慕君王,即借助描写主人公对洛神的爱慕之情和因为“人神道殊”以致不能如愿的惆怅,寄寓了作者对君王的忠诚之情和怀才被黜、无由效忠王室的苦闷,充分体现了作者衷情不得相通的抑郁哀愁的心情。作者是哀愁之人,洛神是哀愁之神。两位主人公的哀愁是融为一体的,而且是不可消除的,所以洛神最后是“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作者最后是“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哀凄悲怨,正是《洛神赋》能够震撼人心的魅力所在。它写出了人性中极为动人的一个侧面,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断感动着每一个欣赏它的人。
     《洛神赋》之所以能够成为曹植赋作的代表,除了情感因素之外,还与作者描绘技巧之高超有着很大的关系。赋中有很多描写洛神的文字,历来被誉为描摹女性美的典范手笔。关于女神,屈原在《天问》、《离骚》中都曾提及,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和张衡在《思玄赋》中对女神也都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但最精彩的描写还是曹植的《洛神赋》。比喻的手法贯穿始终,绚丽的文辞俯拾皆是。作者首先用对偶、排比的句式写她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真是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令人目不暇接。接着,作者对女神的体态、容貌、服饰和举止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从整体看,“纤得衷,修短合度”;从局部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再加上神情宽柔,语言迷人,罗衣灿烂,明珠闪烁,更显得文静娴雅,风度不凡。最后,作者由静态描写转为动态描写,描述了洛神天真活泼的举止,表现了她的动态美:“忽焉纵体,以遨以嬉”,“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整个形象真可谓神态兼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正是因为《洛神赋》有着这样杰出的成就,所以,很多古人都给了它极高的评价,也使这篇赋作在历史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氏父子各写数十本,大画家顾恺之为之绘画,宋元时期的一些剧作家又将它搬上舞台,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也写了许多诗词歌赋。如清代著名诗人王士有《洛神》一诗:“凌波罗袜尘欲生,赋里惊鸿态尚新。不信三台灯火夜,针神真比洛川神。”可见,曹植的《洛神赋》真是魅力无穷,影响极深,的确是中国古代辞赋中一篇不可多得的杰作,曹植的确无愧于“七步成诗”之才、“才高八斗”之誉。
     天幸曹植,使他能“才高八斗”、“七步成诗”;天幸洛神,使她能够成为曹植笔下的人物,使她能借助《洛神赋》而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伴着《洛神赋》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洛神扬名于华夏古今。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供稿)
                         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8月1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