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洛文化研究 > 河洛教育

老子论师德修养

   摘要: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因此,感悟自然之理是老子思想的灵魂,同时也奠定了老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从水之性出发认为真正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如水之性: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居下守拙,这是师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境界。

 
  关键词:师德修养  善利万物  为而不争  居下守拙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的思想“玄而又玄”[1](1章),过去的学者都把老子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来研究;今天的学者往往从各种角度去探讨和解释老子思想,从而给老子思想赋予了更加博大精深的内涵,这好象应验了他的那句“众妙之门”[1](一章)的说法。难怪他的《道德经》很早就被称为“万经之王”。尽管研究老子的论著、论文层出不穷,但却很少有人从教育角度去探讨他的思想,本文拟从师德修养方面谈谈老子的主张。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他的五千言中出现了73次之多。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42章)所以老子教育思想的宗旨毫无疑问是以“道”为统率的。在老子思想里,“道”没有一个具体的内涵,却包含有许多层含义,这也许正是老子的智慧所在。“道”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一个具体的内涵和外延,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第1章)老子用一个模糊的概念使“道”永远处于常新常青的状态,使“道”永远处于发展之中。“道”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道法自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第25章)“道法自然”不是简单地崇尚自然、赞美自然,而是对自然之理的一种感悟,是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老子所说的自然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是万古长青的真理,因此,感悟自然之理是老子思想的灵魂,同时也奠定了老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或许是老子对自然之理感悟至深的原故,他对师德的论述可谓慧眼独具,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第8章)这段话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老子对师德的论述,他从水之性出发认为真正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如水之性: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居下守拙,这是人生所要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境界。
 
  首先是“善利万物”的品行;“上善之人,如水之性”[2](易性第八)水的本性之一就是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就是奉献,就是默默无闻地给予别人关爱,就是做有利于别人的事。用老百姓最直白的话说就是做好事、做善事。老子从水“利万物”的本性出发,认为教师利万物也应是一种本性,是一种自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不需要故意表现,更不应该装腔做势。所以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第49章)如果把这段话意译为:做教师的人没有自己的欲望(私心),以学生的心为心。好学生,我善待他;不好的学生,我也善待他;这样做可使人人向善。守信的学生,我信任他;不守信的学生,我也信任他;这样做可使人人守信。教师的师德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仅仅喜欢好学生的老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师;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是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坏孩子、捣蛋学生。教师就象太阳,毫不吝啬,从不炫耀,用她的光亮照亮所有的人,而自己从不居功自傲,仅仅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1](第77章)完全是自觉自愿地自然地奉献行为,而不会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会居功自傲。教师不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做法,既体现了教师“大智若愚”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老子之所以要求教师这样做,其目的非常明确。“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1](第27章)教师要阳光普照,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善于做到人尽其才,不能遗弃任何人。老子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生命的关怀在此得到了真正的展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决不是一个冷漠的哲学家,相反是一个真正用智慧关心人生的人,关心个体生命的教育家。
 
  其次是“不争”的品行;水性的“不争”表现在“雍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2](易性第八)也就是说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所谓:“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把持要津。如果把水作为一个人来看,他没有个人的恩恩怨怨,只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不去争抢什么,也不去计较什么,而完全根据自己的本性生存,而且是采用一种柔弱、退让的生存形式。最能代表老子“不争”思想的是他的这段名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1](第67章)可以说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具体表现方式。
 
  所谓慈就是慈爱,我们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慈爱。老子把慈爱作为宝贝,足可见慈爱的魅力和力量,难怪他说;“慈故能勇”,而且用慈爱去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表现出慈爱的强大力量。无独有偶,西方战争史上也有一句很流行的话:Loveisthegreatestpowerintheworld。即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慈爱确实如老子所言是人必备的宝贝,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更是教师师德修养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德。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慈爱关爱孩子们的一生!
 
  所谓俭就是俭啬、节俭,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因此“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第12章)对此恐怕很多人持有异议,认为老子复古、落后、小国寡民思想严重。其实老子看到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规律,欲望太多、穷奢极欲带来的必定是毁灭,所以他主张质朴、简单,主张无欲、俭啬,这是老子辨证思想的具体体现。祸福相依、相互转化。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人内在的精神生活,人在生活中内心的自由和幸福。俭啬所追求的是人的一种内在修行,不要被外在许多美丽的光环所迷惑,而要执着于内心品德的纯洁、高尚。韩非子注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俭啬就是“重积德”,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用老子的话就是:“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1](33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能始终坚守自己的品行和节操,这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教师应该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虚心的品行、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尽善尽美的人格去感召学生。
 
  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也就是不领先,即居下,是一种完全不争的表现,与水之居下守拙一样。
 
  第三是“居下守拙”的品行;表现在“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2](易性第八)常言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不仅不争,而且始终居于低处;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这意味着一个人要有开阔、宽容、博大无比的胸怀;要有海纳百川、包容一切的肚量。而教师的居下就更为重要。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1](第68章)就教师而言,最需要培养的师德就是包容学生的缺点、幼稚、甚至于是错误。这既是一种品德修养,又是很好的教学艺术。具体来讲,就是说教师不需要常常体现自己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本领,在学生面前最需要居下,即“善用人者,为之下。”教师低了,学生就高了;反之,如果教师始终居于高位,好为人师,学生很难超越先生。所以会做教师的人,首先是会当学生的人,这样才能启发诱导学生超越自己。因此教师对学生而言,体现的不是自己的知识量,而是自己的授课智慧;不是展示自己的渊博学问,而是自己的人品修行。学生的慧眼要靠学生自己长出来,教师不能转让,不能嫁接,只能领进门,而对学生影响至深的就是教师的人品和学品。所以教师要当一名永不卸装的演员,“无一言无一不言”,他们要用自己的师德在各方面潜移默化学生,所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南怀瑾先生的解释很值得我们细细品位:“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4](第8章)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因为教师担负的是教书育人的职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培养自己的师德尤为重要,而老子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理论。“上善若水”,甘愿居下,引导学生超越自己;为而不争,宁愿守拙,引导人心风俗的趋向。诚如老子所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第66章)真正有人品和学品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人,都是善于居下守拙的人。德操的感召是永恒的,如同“万世师表”的孔子。所以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居下守拙确实可以成为教师师德修养的人生坐标。
 
  老子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的生命意义在于不自私自利,人生的生命价值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第7章)这是个人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也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老子对师德的设想无疑是非常理想化的,甚至可谓老子是理想主义者。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其思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事实上孔子就是老子师德理论的践履者。孔子“有教无类”,是善利万物之举;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欲则刚、循循善诱、切磋琢磨等体现了孔子为而不争的品行修养;“予欲无言”[3](阳货)、学无常师、“子入太庙,每事问”[3](八佾)等品行,是居下守拙的具体说明。所以孔子能成就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的伟大壮举。当我们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世界性的人才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迫在眉睫,而教师的师德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读懂老子,领悟经典,汲取精华,定大有裨益。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南怀瑾。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On the accomplishment in the teacher’s morality by Lao-tse
 Han Shiping
    (Cent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Heluo Cultur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Abstract: Lao-tse initiates “Dao from the nature”, therefore ,coming to realize nature is the soul of Lao-tse’s theory, and this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Lao-tse’s educational thought. He thought that the teacher’s morality should be just like the instincts of water: benefits all things,doing without contention,stay low-keyed and remain onself. This is the lofty moral state for teachers to achieve.
Key words: the accomplishment in the teacher’s morality ; benefits all things,doing without contention,stay low-keyed and remain onself. 
 
                        发表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