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团队

高西省简介

高西省,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原任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业务副馆长,研究员,现特聘为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兼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东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先后参加了闻名中外的法门寺发掘,周原遗址部分发掘及整理研究工作。主持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等多个大型文物陈列(主要是内容、形式设计),多次获国家十大陈列精品奖。先后应邀在甘肃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中国青铜器研究专业委员会及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作学术报告,2021年6月应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邀作《从战国镶嵌玻璃珠山字纹铜镜看早期中西互动》学术演讲。
长期从事商周青铜器及河洛文明研究。出版《西周青铜器研究》、《洛阳都城史话——夏商西周卷》专著二部,合著《中国早期铜镜研究》、《河洛文明》、《中国玉器全集·河南卷》、《中原文化大典·陶塑卷》、《河洛地区文物考古成果精华》、《唐代洛阳》等7部,曾应香港中文大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学术团体邀请,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先后在《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江汉考古》、《华夏考古》及台北史语所编辑《商周考古、艺术与文化论文集》(集刊系列2013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辑刊《青铜器与金文》(第7辑,2021年)韩国中央博物馆《美术资料》及德国《音乐考古》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特别是对早期乐器及西周编钟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二里头青铜乐器、舞具组合助祭初探——从镶嵌绿松石龙纹铜牌饰与铜铃的组合谈起》(《文物》2022年第9期)、《关于商周钟一些问题的探讨》(《文物》1996年1期)、《晋侯稣编钟的形制特征及来源问题》(《文物》2010年8期)、《楚公编钟及相关问题》(《文物》2015年1期)、《随州叶家山出土编钟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23年第1期)《秦子、秦公编钟及相关问题》(台北史语所集刊)、《北方西周早期甬钟的特点及甬钟起源探索》、《简论扶风五郡西周窖藏出土青铜器》(《国家博物馆馆刊》)、《西周编钟的成编形式》(德国《音乐考古》)等十多篇。
对中国早期铜镜进行过系统研究,发表《论早期铜镜》(《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洛阳出土战国特种工艺铜镜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07年5期)、《西北、北方草原与中原——从瑞典东方博物馆新见多圈斜线纹铜镜谈起》(文物报,2016年3月25号学术研究专版)及《新疆天山北路出土早期铜镜与中国铜镜的起源》、《西来东去—战国时期山字纹铜镜的中西互动》。
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系统探讨,发表:《形象与传神——陈列展览中形象化语言的运用》(《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27日)、《个性、特色与风格——从“晋国奇珍——山西晋候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形式设计谈起》(《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5日)、《自然、明快与和谐——陈列展示中的自然光的运用》(《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整体把握与局部处理》(《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2日)、《遗迹、遗物的和谐与统一》(《中国文物报》2003年7月25日)、《优雅的环境 自然的空间—新建博物馆的选址与展示空间的设计》等。
 
主要代表性学术成果
  • 论文(均独著)
1、《二里头青铜乐器、舞具组合助祭初探——从镶嵌绿松石龙纹铜牌饰与铜
铃的组合谈起》《文物》2022年第9期。
2、《关于商周钟一些问题的探讨》,《文物》1996年第1期。
3、《晋侯苏编钟的形制特征及来源问题》,《文物》2010年8期。
4、《楚公逆钟及相关问题》,2012年应世界音乐学会及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之邀在《世界音乐大会—第八届国际音乐考古学研讨会》做重点发言,论文将在《文物》2015年第1期。
5、《秦子、秦公编钟初论》,2013年1月应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邀请在该所举办的国际学术《商周考古•艺术与文化》大会交流,2013年11月《金玉交辉—商周考古、艺术与文化论文集》由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编辑出版。
6、《西周编钟的成编形式》,《音乐考古》(德国)杂志2012年英文发表。
7、《随州叶家山编钟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23年第1期。
8、《简论洛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大口尊》,《中原文物》2018年第4期。
9、《战国时期鎏金器及其相关问题初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4期。
10、《秦式铜鍑及相关问题—从新见的垂鳞纹铜鍑谈起》,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该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交流,201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博物馆出版:《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论早期铜镜》,《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
12、《洛阳出土战国特种工艺铜镜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07年5期。
13、《简论扶风五郡西周窖藏出土的青铜器》,《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6期。
14、《洛阳战国墓出土八棱柱中的中国蓝和中国紫研究》,《文物》2008年第8期。
15、《论梁带村新发现的春秋青铜鍑形器》,《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6期。
16、《西周时期用玉观念的转化——从梁帯村出土玉琮谈起》,《两周封国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17、《关于玉琮功用及有关问题的探讨》,《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8、《西周时期的人兽管銎钺—兼谈西周铜钺的功能》,《周秦文明论丛》第二集。
19、《优雅的环境 自然的空间—新建博物馆的选址与展示空间的设计》,《秦晋豫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20、《关于宁乡新出土一组镛的探析》,《江汉考古》1999年第3期。2007年转载《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出版。
21、《皿方罍的年代及产地》,《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十二辑。
22、《从西周凤纹青铜器看石鼓山新风格青铜器的产地》,《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十六辑。
23、《隨州葉家山M111年代再探討》刊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辑刊:《青铜器与金文》第7辑,2021年。
24、《黄金、游牧与汇聚:以天水马家塬西戎金银饰动物造型为例(上)》,《美成在久》2022年4月,第2期。
25、《黄金、游牧与汇聚:以天水马家塬西戎金银饰动物造型为例(下)》,《美成在久》2022年9月,第5期。
26、《凤鸟共鸣:西周青铜器上的凤纹、鸟纹与神鸟纹》,《美成在久》2021年1月,第一期。
27、《简论洛阳出土西周青铜大口尊》,《中原文物》2018年第2期。
二、论著
1、独著《西周青铜器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独著;《洛阳都城史话——夏商西周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3、合著:《中国早期铜镜》,全面论述了中国早期铜镜的特征、发展及起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合著:《中原文化大典 文物典 陶塑卷》,第一副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获国家图书出版奖。
5、合著:《河洛文明》第一副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获201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著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