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超研究员讲述东魏翟门生石刻所反映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

2019年5月10日下午,河洛人文讲堂第六讲在外国语学院306会议室隆重开讲。应我校科研管理处、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超研究员为大家作了题为“一组石刻与丝路交通:从东魏翟门生石刻看东西文化交流”的讲座。讲座由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阳光教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师生、文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部分教师及洛阳市相关专家学者与爱好者聆听了此次讲座。

赵老师首先强调了石刻在古代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之后,他详细介绍了东魏翟门生石刻的来历及各组成部分,并对刻写在该组石墓门两件门扇上的墓志铭文进行了介绍分析。墓主翟门生的籍贯为“翟国东天竺”,拥有“萨甫”“使主”的身份,这些内容交杂在一起,给理解他的民族背景造成了很多困惑。赵老师利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等相关知识,认为翟门生是东魏时期来自中亚翟国的使者,也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之后他卒于邺城。翟国可能就是《大唐西域记》中的呾蜜国。

赵老师还对石屏风上的图像进行了分析。从墓主的服饰、石屏风上的竹林七贤、孝子、酒器、神兽等图案来看,墓主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旅首领,但又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色彩。认为其中的某些元素带有祆教色彩,但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一时期的石床图案是以表现祆教及西域民族生活的图像为主。从纹饰图像来看,该组屏风符合北朝石床发展变化的第二个阶段即北魏迁洛到东魏末年间的特点。翟门生石刻和近年来陕西、山西等地出土的中亚胡人石刻一样,揭示了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繁荣。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赵老师对师生的提问耐心解答,使大家收获不少。